Featured image of post 湖南农村家庭的神位摆放究竟有什么讲究

湖南农村家庭的神位摆放究竟有什么讲究

前些天,老婆给我发了张家里装修的照片,说客厅中的神台已经安装好了。我点开图片看了下,吓一大跳。农村家庭的神台见得多了,但这种八九米长的神台还真少见。

仔细看下这定做的神台,在客厅太师壁上,贯穿左右墙,占据了整块墙壁一半的面积。

这与此前我们家乡大多数家庭的做法有一定区别,大部分家庭都只是在客厅太师壁的中心位置,做一个不到2米宽的神台。而我们家中这个神台,几乎是普通神台大小的几倍了。

普通大小神台 曾国藩家的神台

本来我是倾向于不要做神台的,简单搞个贴纸式的挂画就成,没必要弄这么正式,更没必要弄这么夸张。但老人家在农村,很容易被人忽悠,最后也就弄出个这玩意来。

长辈们的审美水平,也没办法说啥。

既然都已经做好了,那还是来看看这个神台到底有啥讲究,毕竟这玩意今后可能还要看上几十年。自己都搞不清神台是个啥,亲友上门就更尬尴了。


神位排布

仔细看这个神台,除了中间部分类似以往的神台,主要祭祀自家祖灵之外。两侧和下方共摆放了 12 个神位,其中有的是合并在一个牌位上。

  1. 神台左侧祭祀与生产生活相关神祇
  • 熊氏夫人神位
  • 淮南先师神位
  • 杜康先师神位
  • 赵公元帅神位
  1. 神台右侧祭祀通用神祇
  • 关圣帝君神位
  • 观音大士神位
  • 司命府君神位
  1. 神台下方祭祀基础守护神
  • 七圣郎之位
  • 七圣娘之位
  • 玄武大帝之位
  • 瑞庆夫人之位
  • 兴隆土地之位

神位解释

家中的这 11 个神位,当以赵公元帅、关圣帝君、观音大士三个最广为人知。而其他的神祇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而且有不少是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这里逐一解释下:

熊氏夫人神位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湖湘文化特色的神位。但也有多种解释。

1. 熊氏夫人为黄帝之妻

传说中,黄帝来自“有熊氏”部族,生于轩辕之丘(祝融之墟),号有熊氏、轩辕氏,是有熊部落首领。

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中的第一个,也被道教尊为道家之祖,在道教中有特殊的地位。

到春秋时期,祝融氏后代鬻熊建立了楚国。后来,熊氏也就成为楚国国姓。

《五礼通考》记载:黄帝有熊氏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副祎而躬桑。

2. 熊氏夫人为伏羲之妻(女娲)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

女娲是伏羲的妻子。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即太昊,或称黄熊氏。

3. 熊氏夫人为谌母元君的母亲(存疑)

网上有这种说法,说熊氏夫人是谌母的母亲。虽然谌母元君确实是道教人物,但她母亲是否是熊氏暂未找到证据。

4. 熊氏夫人为熊安时之妻(存疑)

网上还有种说法,说熊氏夫人是道教人物熊安时的夫人。 但查了下道教文献,并没有发现“熊安时”这个人。

淮南先师神位

这也是一个很有地方特色的神位。我此前一度以为这个神位是“淮南杜康先师”,误以为是“淮南”的“杜康”一人,后来查阅了《湘乡县志》,才发现淮南和杜康是两位神祇。

按照县志记载,淮南先师与豆腐有关,即豆腐业祖师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也就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白日飞升”的道教大能“太极真人”。

淮南先师

杜康先师神位

如上图,杜康先师也是属于行业神祇,即酿酒行业的祖师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是夏朝第六代君主。

少康的伯祖夏王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

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在虞国的帮助下,攻灭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在位期间,使夏朝的国力大大增强,史称“少康中兴”。

赵公元帅神位

赵公元帅即赵公明,是道教所信奉的财神。

传说赵公元帅能役雷驭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秦时得道于终南山,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

赵公明成为财神,既有道教的功劳,也得益于民众出自实际需要对赵公明财神神格的接受和强调。

传说之中,赵公明以阴历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商家都循例买些鱼肉三牲、水果、鞭炮,供以香案,迎接财神。

关圣帝君神位

关圣帝君即关羽,明朝永乐皇帝建关帝庙于都城,将关羽视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祇。

信奉道教的万历皇帝,在万历十八年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彻底被神化且上升为帝。

万历四十二年,关羽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地位极尊。

观音大士神位

观音大士即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

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司命府君神位

司命府君即灶神,但在湖南,司命府君的意义又不止于传统的灶神。

灶神,守灶之神,主管家家户户饮食。亦称“灶君”“灶王”“东厨司命“灶君菩萨”“灶公灶母”等。民间相传,灶神由玉皇大帝派到人间察看人们善恶。

灶神信仰似与原始社会之氏族社火崇拜有关。周代灶神信仰列为五祀之一。灶神职权原为主管一家饮食,汉代灶神逐渐人格化,东汉后,灶神进入道教神系,和司命神职融合,职责逐渐从“司食”转变为“司命”,后变为操掌合家生死祸福等事。

司命府君,能够监察人间善恶,记录并禀告天曹,决定凡人寿夭。

民间也相信:家家有灶神,灶神代天检察监督世人,并于年末上天报告此家人善恶诸事,然后加减计算,或增寿或减寿。

典型的特征在于,神台上其他神祇都使用了明黄色字样,但司命府君的神位颜色是用的深色(前边照片上看起来全黑的那个区域)。

七圣郎娘之位

我暂时没在网上查到这个“七圣郎娘”到底是指的谁。按照正常理解,应该是“七圣郎”和“七圣娘”,类似“七圣郎君”“七圣娘娘”这样。

但这个“七圣郎娘”的的确确是湖南特有的一个神祇。

我用了几个搜索引擎搜索这个,发现也只在一本当代小说《忠诚儿女》中出现一句:“现在陶家列祖列宗的牌位在神龛之居中显立,两边则是如来佛祖、观音大士、七圣郎娘、关圣帝君等神位陪供,显得庄严神圣。” 很明显,这句话应该是照着作者所看到的情景描述的,也很难说清这个“七圣郎娘”的来源。

我估计可能有以下来源:

  1. 梅山七圣

梅山七圣,也叫眉山七圣,是二郎神和其部下统称。《西游记》第 6 回提及二郎神部下有梅山六兄弟(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但第28回称“梅山七弟兄”,而第63回二郎神再次带着梅山六兄弟登场时,孙悟空则将二郎神与梅山六兄弟合称“七圣兄弟”。

梅山即四川眉山,原型可以追溯到二郎神原型李冰次子李二郎和隋朝嘉州太守赵昱的部下七人,元杂剧里称为“眉山七圣”,其中一人名讳为郭牙直。

虽然这个梅山与湖南中部的“梅山文化”并不是一回事,但考虑到我们当地就在梅山文化圈的边缘,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1. 北斗七星

我在 Google 上搜到《五行大义》(隋代·萧吉著)中提到“七圣郎”,指的是北斗七星的化身。

《五行大义·卷五》明确:“七圣者,北斗七元也。一曰贪狼,二曰巨门…七曰破军,主解厄延生。”

  1. 王母的女儿

七圣娘娘,又叫七娘妈、七娘夫人、七星夫人。通常指的是王母的女儿,有的说法特指织女,有的则是指王母女儿中包含织女在内的七个姊妹。

七圣娘娘是保护妇孺平安的女神、女信众也会向她乞求巧艺和祈求姻缘。作为人格化的织女星,她体现了星辰信仰与民间流传的七仙女故事的融合。传统的七圣娘娘拜祭活动在七月初七晚上举行,即所谓的“七夕”。

玄武大帝之位

玄武大帝就是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楚辞·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 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

瑞庆夫人之位

瑞庆夫人就是土地婆婆,土地公公的配偶。瑞庆是吉祥欢庆的意思。

农村一般就是土地公加土地婆,然后生两个儿子,一个叫“招财童子”,另一个叫“进宝郎君”。

兴隆土地之位

兴隆土地就是土地公。兴隆就是兴旺隆盛的意思。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是中国民间信仰中备受崇拜的神祇之一。他代表着土地之神,守护着特定地域的人民和土地。

秦汉以后为民俗广泛祀奉。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

Built with Hugo, Powered by Github.
全站约 347 篇文章 合计约 994117 字
本站已加入BLOG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