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image of post 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我的肛周脓肿手术和住院经历

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我的肛周脓肿手术和住院经历

上周本人不幸得了肛周脓肿,没想到原以为只是个小问题的事情,结果折腾一番发现这玩意居然恐怖如斯,大概率对整个人生后半程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这里简单记录下诊疗手术记录。


7月22日(就医第一天)

早上 6 点,首次发现问题严重性。

自从前天开始,肛门附近肉里边好像长了个包,一坐就痛,只能不断换着姿势来。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概是两个月前,五一期间连续开车二十几个小时,也是痛了几天,后边靠布洛芬和马应龙痔疮栓挺了过来。但这次连续用了几次马应龙,发现没有太好的效果,用手试着摸了下,发现这个包还挺大的,急忙网上查一下,发现可能是肛周囊肿或者脓肿之类的东西,都说要做手术才行。想着不是啥大问题,便立马挂了个附近医院的肛肠科号去就诊。

就诊过程

早上 8 点 20 到医院就诊。不巧下大雨,医院车位也都满了,好不容易找到诊室,医生说脱裤子躺床上看。问哪个地方痛,我也说不上来,因为那个包已经很大,搞的整个肛门附近都痛,医生用手指检查一下,说这个是肛周脓肿或肛瘘。说做个B超进一步检查下。

去到 B 超中心,发现大排长龙,得等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检查。过程中坐在外边那些金属椅子上,感觉很难受,不断调整姿势才等下来。在抖音上搜下了肛周脓肿和肛瘘,发现许许多多视频,越看越头疼。

10点多,做完B超,上边诊断结果写的是肛周脓肿。此时我也已经知道,肛周脓肿跟肛瘘的唯一区别是有没有破口,如果脓肿破了,那就是肛瘘,没破的时候就是脓肿。这B超好在是男医生做的,不然总感觉心理比较别扭,特别是B超中心有个女医生是我以前同事老婆,真要遇上的话,肯定很尴尬。做B超过程中,看医生把那个探头往我肛门上使劲扫,突然想到前一个做B超的还是产检,终于理解为啥医生会消毒那么勤快,同一探头每天都不知道要接触多少不同东西。

拿B超单找到门诊医生,医生直接说需要立马手术,没有其他治疗方法。由于在等待B超期间看了很多这方面视频,心理上也坦然接受。然后拿着住院单就到医院住院部办入院手续了。

立马住院

人算不如天算,早上出门时啥都没准备,直接开车到医院。结果办了入院手续,护士说不能再离开医院了。没办法,只好打电话给老婆,让她帮忙挪车去小区停车场,不然这停车费也是不小的开支。

到了病床上,感觉还是很轻松。中午医生过来查房,说下午就给安排手术。然后护士那边说手术前还有一些常规检查,X光、心电图、B超之类的要做。结果下午去检测时发现X光和心电图这种比较简单的检查还行,B超完全排不上号。好在医生说没做B超也不要紧(事实上,我上午就做了B超诊疗,下午这个B超本来就没意义,只是号称是手术前的规定动作)。

人身第一次手术经历

下午3点,护士通知立马做手术,我赶紧打电话叫老婆过来。

下午3点半,人生第一次进手术室。此前都是作为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待,这次亲自进去,整个心态都不一样了。本来我还能走路,但也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推进去,感觉就很奇怪。一进到手术室,便被安排躺到床上,接着是心电监护一套东西插到身上。只等麻醉医生打针。

结果过程中又出了点小问题,我这次就诊是常规就诊进来的,但手术室那边以为是急诊,过程中应该是医生、护士站那边没弄好手续,还得在医院系统上走一遍流程,等了半个小时才终于开始打麻醉。

这次麻醉是半身麻醉,跟之前做胃镜的全身麻醉有很大区别。感觉医生在我背后腰部脊椎附近折腾了有五六分钟,过程中肿胀感、痛感强烈,然后慢慢的脚部开始发麻发热。

待到下身基本全麻,只能丁点感受到皮肤有丁点电流划过一样的情况时,手术也终于开始了。给我做手术的是两个医生,一个肛肠科主任医生,一个副主任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我没有丝毫感觉,都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的,只是在医生和护士的对话中,简单了解大概到了什么阶段。

在手术过程中,副主任医生几次叹气说“这个很厉害”,我心里拔凉拔凉的,后来才知道他说的应该是我长了几个三度痔疮,其中有个外痔直接影响到手术创面。然后医生告诉我,没办法只能把那个碍手的外痔切了,其他痔疮没有动。

手术大概经历了三十多分钟,在医生报给护士录入系统信息时才知道给我做的手术名称:肛瘘切开和外痔切除,其中主要就是这个“肛瘘切开”。

手术方案

此前我在抖音上了解到,肛周脓肿手术一般有三种:切开引流术,一次性根治术,挂线疗法,其中切开引流术大概率需要二次手术。我以为这次做的切开引流,后续还得再来手术搞一次肛瘘,但医生告诉我,他们用的就是一次性根治术方法,其实就是在切开引流的基础上,找到瘘管的内口,清理掉就行了。医生说这种手术复发率很低,大概不到10%。

1. 单纯切开引流术(Incision and Drainage, I&D)

  • 适用情况:低位表浅脓肿(如皮下脓肿、肛周间隙脓肿)。
  • 操作要点
    • 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处作放射状切口,充分敞开脓腔。
    • 清理脓液和坏死组织,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
  • 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
  • 缺点:可能复发或形成肛瘘,需二次手术。

2. 一次性根治术(Primary Fistulotomy)

  • 适用情况:脓肿与内口位置明确(如低位肌间脓肿),且瘘管不涉及高位括约肌。
  • 操作要点
    • 切开脓肿后,探查并切开内口及瘘管。
    • 彻底清除感染灶,避免二次手术。
  • 优点:降低复发率,避免肛瘘形成。
  • 缺点:需精准判断内口位置,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括约肌导致肛门失禁。

3. 挂线疗法(Seton Technique)

  • 适用情况:高位脓肿(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或涉及肛门括约肌的复杂性脓肿。
  • 操作要点
    • 切开引流后,将橡皮筋或丝线穿过脓腔及内口,松松结扎。
    • 通过慢性切割和引流作用,逐步离断组织并促进愈合。
  • 优点
    • 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失禁风险。
    • 持续引流,降低复发率。
  • 缺点:愈合时间较长(需2~4周),需多次紧线。

4. 分期手术(Two-stage Procedure)

  • 第一阶段:切开引流脓液,控制急性感染。
  • 第二阶段:待炎症消退后(通常3~6个月),再行肛瘘根治术(如瘘管切开、切除等)。
  • 适用情况:高位复杂性脓肿、内口不明确或全身状态差无法耐受根治术者。
  • 优点:降低急诊手术风险,提高根治成功率。
  • 缺点:需两次手术,治疗周期长。

后来我才了解到,事实上医院给我做的是一次性根治术加肛瘘切除术。

术后终身难忘的致命疼痛

手术结束后,由于我下半身无法动弹,被几个人合力抬到担架车上,推着到了病房。过程中看到我老婆在外边等着这么久,也是很对不住她。其实以前她就经常跟我说起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问题,但我多数时候都是我行我素,没听她的,这次终于是把自己玩坏了。

下午5点,我回到了病房。这下真成病号了。刚开始我还很淡定,感觉手术也没啥大不了。直到一两个小时后才终于明白,什么叫疼。

大概晚上7点多开始,随着麻醉药效减退,我下半身开始恢复知觉。此时肛门附近刺骨的疼痛逐步开始传回大脑,让我有点后悔莫及。但按照医生要求,手术后6个小时内,我只能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头不能抬起来不能垫东西,不能下地,不能吃任何东西。这里边每一条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都成了压在我身上一座座大山。

随着麻药减退,到晚上8点,真实的疼痛已经100%传回大脑,此时我已经感觉整个人到了崩溃边缘,手里拿手机刷抖音时,每刷一个视频几乎一秒钟都看不下去,多刷几个就再也不想看了,于是开始口头无奈的叫唤,一边叫唤一边开始默数数字,但数字还没数到一百,大脑又被痛感完全占据,只能更用力叫唤来转移注意力。

每叫唤一阵,看下手机,发现离刚才才过去一两分钟。使劲闭眼想在这种绝对的痛感下睡过去,但大脑完全接受不了睡觉信号。我跟老婆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这么剧烈的疼痛,相比我20年前一次肾绞痛,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这种痛是压根没有中断一说的,只要我躺在床上还没过完6个小时,就每秒钟都在煎熬着这种疼痛。

我也不知道这个过程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大概晚上9点半,护士长过来查房,我几乎哀求的问她,能不能侧个身试试,没想到她居然回答说可以,但是侧身时头不能抬起来。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我立马尝试侧身躺,但此时胯下传来的剧痛,让我感觉这侧身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并且,即便侧身后,痛感依然没有消减,只不过此时我再看手机时比此前直板板躺着抬着手看手机要轻松点。

由于更换了姿势,接下来几分钟稍微好过一点。手机上刷了几个视频,又过去几分钟,然后交换姿势又侧到另一边,但这次效果已经没那么好了。反复几次后,侧着躺这个方法彻底失效。我心里无数次在质疑这个“六小时”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不能抬头有没有依据,不能吃不能拉有没有依据。此时我已经24小时没吃任何东西,早就饿得不行,而且自进手术室之前到这时候已经打了五六瓶药水,早就尿意高涨。前所未有的剧痛,加上饥饿感,以及憋了很久的尿意,让我到晚上10点时,整个人都开始虚脱了,头上大量冒虚汗,大脑有点胡乱。

终于,到10点半时,护士过来,我再次哀求她能不能打个止痛针。这次她倒没说啥,很快拿来止痛针给我打了。之后我仍然处在读秒状态,一直在叫唤为啥这止痛针不止痛,是不是打的假针。老婆出去护士站问护士,才知道这止痛针还得30分钟才见效。这也让我高度紧张的神经进一步崩溃,再等半个小时,我都已经熬过六小时了。毕竟床头上就摆着手术后6小时要服用的药物,里边布洛芬我都已经馋了四个小时了。

最终,到晚上10点55分,我再也熬不下去了,在老婆搀扶下起床来到厕所准备先小便。结果这一下给我干蒙了,明明整个膀胱爆满,但就是拉不出来。好在折腾一阵后,终于像玩具水枪一样,滋一下滋一下地拉了出来,一个小便拉了三四分钟才拉完。

拉完小便,开始进食。主要就是一碗白粥加香蕉,白粥我没喝完,香蕉吃了一根,然后急不可耐的吃药,一股脑把当晚开的七八粒药一口吞下去,特别是布洛芬,简直把它当救命药在看待。好在这时候止痛针其实已经生效了,手术位置的痛感已经大为减轻。

隔壁病床个60岁大爷说他此前也是下午时间段做的手术,但他麻药四个小时才消退,只在床上痛了两个小时。不过当天晚上他一直折腾到凌晨四点才睡着,搞得我也很紧张,是不是还得继续熬。好在止痛针和布洛芬都发挥了效果,当晚虽然比较煎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醒来,但还是断断续续睡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7月23日(术后第一天)

早上8点,起床下地走了一会,疼痛感依然强烈,但是比起前一天晚上大概只剩30%左右。早餐一碗白粥加一根香蕉就吃不下了。试着到医院楼下走了一趟,真是不容易,全程都是一步一步挪着走。

上午是吊针,一瓶白的一瓶黄的,白的应该是生理盐水,黄的里边可能有青霉素,主要是在撒尿过程中闻到的,如果是白尿就没啥气味,而黄尿就明显一股青霉素气味。吊完针护士拿了个探照灯一样的设备过来,说要照伤口。看原理应该就是个加热设备,需要烘烤屁股半个小时。烘烤过程倒是没什么不适应的。

中午伤口还是很疼,护士问有没有买盆,需要泡药水。由于老婆上班去了,我只好立马在京东秒送上下单了一个,提示要一个小时后1点16分才到货,结果不到15分钟,在12点半前就送到病房来了。

由于我买盆是参照放置在马桶上的盆买的,也没想过这玩意在医院到底能不能用。护士泡完药水后,我拿着盆到厕所,发现这玩意似乎用不了。最后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把盆摆到矮塑料凳上,直接坐了下去。发现我这大体重坐上去,居然也没坏。这才松了口气,本来我都打算由两只脚发力屁股撅起来蹲着泡了,但那种姿势也是很折磨人,两条腿还不知道能撑得住几分钟。这个药水一泡到伤口处就钻心的疼,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肛周脓肿的伤口疼痛与割痔疮那处伤口疼痛的区别,肛周脓肿那处伤口痛感要强烈很多倍。而此前由于两处疼痛都差不多相近位置,只当是一个地方大面积在疼痛了。

下午刷了一大堆关于肛周脓肿、肛瘘的视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更清晰了。基本上当下主要还是靠手术治疗,个别名医说可以靠中药坐浴保守治疗的,也不好评价,感觉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而且可能有一定风险,是不是根治也不好说。最主要是,全网似乎就那一个医生在宣传这个搞法,都得奔到福建中医院去才行。

大半天下来,总体上都是靠布洛芬在止痛。然后伤口处,时不时会流水出来,经常是伴随一个比较小的屁,然后出一堆水。我只能不断的塞卫生纸夹在股沟中间换。到晚上,一包90抽纸巾就用的差不多了。

晚上8点,老婆下班后从家里给我熬了小米粥过来,还带了瓶果汁。大概十来年前,我老婆就开始天天榨果汁喝,还劝我也喝。但我总觉得多此一举,直接吃水果不就完事,榨果汁何必呢。但她坚持说喝果汁有助消化,不会便秘。我想,从科学角度来看的话,用榨汁机榨出来的果汁,哪怕是我家里面使用的慢速榨汁机,总会将水果中的大部分纤维变成果渣扔掉了,应该是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可能也正是因为我老婆天天喝果汁,哪怕是果汁里面的纤维含量很低,但天天喝的话也还是保证了长期稳定的摄入,而我吃水果的话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即便榨汁机是个玄学,但从实际使用上看,也还是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这么多年来,我老婆几乎没有生过病,而我每年总会有个发烧感冒的,可能这就是没有听老婆话的结果吧。

7月24日(术后第二天)

早上起来,感觉比前一天痛感又减弱了点。上午、下午依然是跟前一天一样,吊针+照屁股。

到下午6点,在去病房厕所大便,成功拉出来了,但是因为没有坐便器,蹲的姿势太深了,可能动到了伤口,瞬间痛的要死,简单拿湿纸巾擦了下,实在没办法,只能继续躺床上。躺了大概十分钟,重新来厕所泡药水。憋不住,抽个烟缓解下。

7月25日(术后第三天)

早上,起来发现痛感比昨天又弱了很多,躺在床上时,基本没啥感觉,但下床时还是能感觉到有伤口。

8点,医生过来查房,直接说今天出院,出院后每隔两天门诊换药。护士过来说继续泡药。

上午又是两件套:吊针,烤屁股。在打到第二瓶吊针的时候,我已经明显感觉右手背有点疼痛了。打完之后护士跟我说下午已经没有药要打了,帮我拆掉留置针头。这一拆完我整个手背都感觉好像肿了一样,肿痛非常明显。本来插着针头,还能活动,现在一拆完,这个手连用打火机的力都没有了。手背这疼痛大概半小时后才缓解。

出院

12点,护士过来说我可以出院了。刚去护士站拿到出院单,正好单位领导发信息过来,说下午两点过来探望我。本来都想回绝,但一想到上午跟他发信息时说的是我下午才出院,当时领导说等我回家再上门探望,为了减少负担,便只能应承下来。主要是如果周末到我家去探望,因为刚好我老婆周末外出,家里乱糟糟的也不好弄,还不如在医院好点。并且这种探望实际上也是个程序规定,工作人员自身或直系亲属住院的,单位都得去探望。只是因为最近本地在防基孔肯雅热疫情,几乎全员出动外出抗疫,所以直到今天才有空。

在病床上睡了个午觉,下午2点,单位领导过来,虚寒一阵后,我也准备去办出院手续了。这几天每天都有缴费单送过来病床,我原本交了1000押金,之后没交过钱,早上看欠费单上是8000块,以为要自费不少。结果出院结账时发现,居然只要340块钱,之前交的1000押金退还了660。这可真是让我出乎意料。

回家

下午四点打车回到家,在沙发上试着坐了下,还是有点痛。然后洗了个澡,把医院发的药品分门别类摆放好,有口服的,有外用的。接着就是迫不及待找马桶排便。没想到,硬是没拉出来。好在坐式马桶比医院蹲坑强太多,过程中倒是没有额外增加疼痛。在床上休息10分钟再战,还是没拉出来。这可把我急死了,因为我100%确定大便就在肛门上方,只是出不来。在家里来回走了10来分钟接着三战,这次终于是在重压下把大便排了出来,不出所料都是又硬又臭那种,但很遗憾,这次还是未能排空,明显感觉还有一部分未能出来。但这次我已经耗尽最大力气,只能休息一下再战。过程中,我已经全身汗湿两次,衣服都湿透了。由于我很久都没体验过便秘这种事,这次连续两天遇到这种大便,让我不由得心头一紧。接下来要好好解决这个问题了,起码每天排便次数要提高到两次以上,防止大便变硬排出不来。同时,这几天只吃白粥、稀饭应该也有很大影响,还是得均衡饮食才行。


阶段性总结

以上内容是我在住院过程中拿手机随手记录的内容,主要是方便自己日后回看,警醒自己日后永远要保持敬畏。

目前医治过程还没结束,出院后一个月内仍需要不断到医院检查。在家期间我也用镜子仔细看了下手术创面,发现真是一言难尽,差不多一个勺子大小的创面,完全敞露在外,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这个月必定要持续经受煎熬。正如抖音上看到有人所说,医院治疗只占 30% ,术后护理占 70%,要想成功恢复并防止复发,日后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

最后,希望我的经历也能给读者一定警惕。肛周脓肿这种病,发病快,无预兆,一旦得了必须立马手术。如果拖一拖,很可能导致无法收场的结局。

Built with Hugo, Powered by Github.
全站约 347 篇文章 合计约 994117 字
本站已加入BLOGS·CN